首页 儿童保健 保健动态

【高医生保健小课堂】小儿缺铁性贫血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7日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最终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种贫血。营养因素所致的铁缺乏在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是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人体所需铁主要来自外源性食物,其次是内源性红细胞破坏释放出的铁。食物中含铁量最高的首推黑木耳、海带和动物肝;其次为肉类、豆类、蛋类等。动物性食物含铁高且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达10%-25%;母乳与牛乳含铁量均低,但母乳的铁吸收率比牛乳高5-6倍。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属非血红素铁而吸收率低,大概1.7%-7.9%。

病因

1.储铁不足。

2.铁摄入量足。这是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

3.生长发育因素。一般是因为生长发育过快,未能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导致。

4.铁的吸收障碍。多是食物搭配不合理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铁的吸收不良排泄增加等原因导致。

5.铁的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时,当铁的消耗超过正常1倍以上可致缺铁性贫血。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起病缓慢、隐匿,开始多不为家长注意;贫血多为轻、中度。一般为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较明显;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易疲乏,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年长者可诉乏力、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可出现心脏杂音,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衰。

治疗

保证睡眠,避免感染,注意饮食搭配,给予含铁丰富的高营养、高蛋白膳食,以增加铁的吸收;如果有导致缺铁的原因和基础疾病,应采取相应措施祛除病因;铁剂亦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一般采用口服给药。

预防

做好宣传教育,家长应该认识到缺铁对小儿的危害性,平时注意食物合理搭配喂养,以利于铁的吸收。